中央气象台10月5日06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: 
今年第23号强台风“菲特”的中心5日05时位于我国台湾省台北市偏东方大约6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,就是北纬24.1度、东经128.2度,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(45米/秒),中心最低气压为945百帕,7级风圈半径350公里,10级风圈半径100公里。 
 
预计,“菲特”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,逐渐向琉球群岛以南海域靠近,强度还将有所加强。“菲特”将于5日下午到夜间进入东海东南部海面,以后逐渐向浙闽沿海靠近,并将于6日晚上到7日上午在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沿海登陆,预计登陆强度为台风到强台风(12-14级),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。 
 
受“菲特”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,5日08时至6日08时,台湾以东洋面、东海大部海域、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、台湾海峡、南海东北部、巴士海峡、台湾沿海、福建沿海、浙江沿海及杭州湾将有7-9级大风,其中台湾以东洋面和东海东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有10-12级,“菲特”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有13-15级;台湾北部将有大到暴雨。 
 
明晚或后天“菲特”登陆浙闽沿海 
 
欢欢喜喜过长假,没想到过到一大半,后面居然跟着个台风, 
 
看着“菲特”一点点缓慢发展,从9月30日生成,直到昨天17时,才加强为强台风,小记心里不禁有些打鼓。 
 
经验告诉我,越是移速缓慢的台风,能量就越巨大,因为移速慢,一路过来,能吃进肚子里的都吃进了,于是能量集聚越惊人。 
 
“菲特”最慢移速5-10公里/小时,昨天也不过加强到15公里/小时,而正常的台风移速,至少15-20公里/小时。 
 
所以,“菲特”尚未进入东海,就已是罕见的华东10月秋台。 
 
昨天18时,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:17时“菲特”中心位于我国台湾省台北市东偏南方大约8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,预计将于昨天下午到夜间,进入东海东南部海面,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转西北方向移动,强度还将有所加强。 
 
然后,重点来了—— 
 
进入东海后,“菲特”逐渐向浙闽沿海靠近,并将于6日晚上到7日上午在上述沿海登陆,预计登陆强度为台风到强台风(12~14级),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。 
 
昨天上午9时,省气象局启动台风气象业务服务Ⅲ级应急响应命令。 
 
明起大风大雨,今晚前最好回程 
 
今天,一觉醒来,依旧小阳光,风中隐隐桂花香,最高气温26℃。 
 
这或许将是长假里最后一个好日子,且过且珍惜。因为明天开始,这般美好安静的日子就嘎然而止了。 
 
浙江东部沿海,将率先迎来大风大雨,“菲特”移动缓慢,云系范围比较大,所以大风要比大雨来得更迅猛—— 
 
中央气象台明确表示,未来24小时,台湾以东洋面、东海大部海域、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、台湾海峡、南海东北部、巴士海峡、台湾沿海、福建沿海、浙江沿海及杭州湾将有7~9级大风,其中台湾以东洋面和东海东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有10~12级。 
 
6-7日,狂风暴雨将肆虐浙江、上海、江苏及山东南部等地,届时浙江大部将有大到暴雨,局地大暴雨。 
 
长假最后2天,杭州也逐渐进入阴雨模式,明天或许雨势不算猛,后天将是风雨最集中的一天。 
 
所以,杭州市气象局明确发出提醒,能提早回来的,最好都赶在今天夜晚之前,回来吧。 
 
不然,长假后期,本来就交通拥堵,台风还来添乱,届时没有最崩溃,只有更崩溃。尤其是还在海岛溜达的小伙伴们,今天傍晚之前,必须撤离,被困海岛,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。 
 
“菲特”影响时间与“罗莎”相似 
 
“菲特”自生成以来,呈现出移速偏慢、路径稳定、强度不强的特点。但是—— 
 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介绍,今天开始,“菲特”的移速将会加快到15-20公里/小时,强度也将加强,最强或达超强台风级别。 
 
“菲特”具有明显的秋台风特征。 
 
因为秋台风多诞生于菲律宾以东洋面,海温条件优越且较少受到陆地干扰,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,这样,“菲特”后期可以维持较强的强度。 
 
其次,“菲特”在洋面发展时,受到频繁的冷空气影响,增大了其后续路径的不确定性,也让风力更明显,华东沿海甚至可能会出现14-15级的猛烈阵风。 
 
从历史资料来看,自2005年起,10月初影响或登陆我国的台风并不少见,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10月登陆浙江的台风仅2个。 
 
最担心的还是,自1961年以来,还没有过台风不穿越台湾、直接在10月份登陆浙江或闽北的,这一次,“菲特”似乎就要做到了。 
 
就浙江而言,与“菲特”影响时间最为接近的,是2007年第16号超强台风“罗莎”。 
 
“罗莎”自当年10月2日生成,5日凌晨加强为超强台风,6日下午在台湾登陆,7日下午又在浙江苍南到福建福鼎之间登陆,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。 
 
“罗莎”给浙江带来持续强降雨,全省超过538万人受灾,经济损失近46亿元。 
 
这一次,有之前“天兔”重创广东的教训在先,华东沿海要严阵以待“菲特”。 
 
“丹娜丝”昨天生成或干扰“菲特” 
 
当台风也爱凑热闹,我们就叫苦不迭—— 
 
“菲特”近在眼前,今年第24号热带风暴“丹娜丝”(Danas,名字来源:菲律宾,名字意义:体验及感受),又于昨天14时,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。 
 
这是长假后期,怎么添乱怎么来的节奏么? 
 
虽然,在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,“丹娜丝”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,强度逐渐加强,未来三天对我国近海无影响。 
 
但在中国气象频道首席气象分析师信欣看来,“丹娜丝”由于所处环境海温高、风切变小,有利于强度加强,未来将快速西行,追赶“菲特”。 
 
倘若“丹娜丝”能赶在“菲特”登陆浙江前,和“菲特”的距离缩小到1000公里以内,将导致互旋,使得“菲特”路径更难以预测,不过6-7日浙江有偏东风,有利于引导“菲特”去浙江一带。 
 
目前来看,“丹娜丝”将尾随“菲特”来到华东沿海,最大可能在江浙沪近海转向去韩国。 
 
且慢松一口气,“丹娜丝”是“菲特”的跟屁虫,会对“菲特”的路径造成干扰,并成为底层东南水汽的加速点,加剧华东暴雨。 
 
 
 |